Sunday, June 07, 2009

美国大学为什么倾向录取贫困子弟?

Thanks to my loyal blog reader for sharing this article.
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ba92fef0100dlzj.html?tj=1

------

有的时候,别人的角度常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。看过美国大学录取时对新生背景考察的全过程报道后,让人不禁感叹,艰苦是一种财富(或者温总理说的“多难兴邦”)这种观念已经深入到美国人心目中了。

 

美国《波士顿环球报》上个月对美国素有“小常青藤”之称的Tuft University(塔夫斯大学)和Amherst College(艾姆赫斯特大学)进行了新生录取的全程监督,让美国大学录取规则浮出水面。

 

塔夫斯大学今年的申请人数约15000人,录取人数为3000人,录取比例为51。由7位录取委员会成员从3月起开始审核申请材料。一位意大利蓝领工人的儿子,因为其作文动人地描述了他对食物和家庭的热爱,以及他和自己智障弟弟的关系,一下子被大家看中,很快获得一致通过。一位平均成绩为B、英语成绩为C的学生,她有听力障碍,生长在西班牙语家庭和非常破落危险的社区,每天要通勤一个多小时上学,从小就照料自己的弟妹。录取人员对她争论不休,讨论了二十分钟仍没有结论,最后不得不推迟决定。

 

Amherst College的录取委员会有6位成员,要在7700申请者中挑选1100位学生。一位科罗拉多的学生的资料显示,他成绩平平,在一般情况下肯定不合格。但录取委员会发现,他父亲离家出走多年,母亲失业,他生长在犯罪率极高的社区。结果,他的成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,委员会一致决定录取。

 

在这样的选才过程中,大学把社会和家庭因素当作衡量学生品格的一项指标。你以后在一生的事业中是否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品格,是你成功的关键。而这种品格,从你上大学前如何克服生活的挑战,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。当然,艰难的生活也加强了你对他人的理解力,成为你的领导力的基础。

 

这些录取委员们不一般的表现一定令很多人惊讶。因为从所谓公平的角度来说,这些无家世背景,甚至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,且成绩不高、专长不够扎眼的申请者应该被首先排除,但是事实上,这些录取委员们更相信苦难的力量,生活在一个破落的平民窟,在一个混乱的学校上学,虽然成绩比条件优越的孩子还有差距,但是,在贫瘠土壤中生长出的果实更懂得生活中的道理,懂得珍惜和感恩,懂得比别人多一份努力,也懂得自强不息是他们必须有的品格。

 

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更努力,更刻苦,这从来就是个公理。在湖南卫视去年播出的《变形记》中,我们看到了魏程和高占喜之间的家庭的巨大差距,胡耿和石宏强之间的性格对比,也看到了金达世杰和秦干面对不同生活的感悟,节目的初衷并非降调城乡之间的教育环境,但是却让我们从某个角度瞥见了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孩子的品质,石宏强的孝顺、质朴和吃苦耐劳,秦干的活泼开朗,这些孩子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意识到,或许苦难真的是一笔财富。


No comments: